“三朝酒”就是小孩出生第三天做酒慶祝,宴會親朋的一種形式,可以做“三朝酒”,也可以做 “滿月酒”或“周歲酒”,由主家自己安排,三朝曰“湯餅之會”,周歲曰“睟盤之期”。周歲還有的父母讓寶寶抓周,測試他愛文還是愛武。
小孩出生后,首先是敬祖宗,祖宗保佑,孩子茁壯成長,后繼有人。
生小孩要請“穩婆”接生,舊時的“穩婆”是富有經驗的接生員,如今叫助產師,都有師傅傳承的技巧與技能,且有許多規矩,剪刀用火消毒,剪臍帶要留一拃一跪的尺寸(大母指和中指打開的距離為一拃,中指前兩節的尺寸為一跪)孩子生產過程中如果順產就好,如果是手或腳朝下,全在接生員手法扶正胎位。
產后主家要向女方娘家打鞭報喜,母子平安,女婿到岳父家報喜,生男孩打鞭從岳父家家神臺響鞭,從里往外響到大門外;生女孩打鞭在大門內,旁人聽鞭響就知道生男生女了。
接“逢生”的人,嬰兒出生后,第一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其家的外人稱為“逢生”的人,有的拜其為“干爺”、“干娘”,借福求子平安。
產婦要吃童子尿,未滿十二歲的小男孩清晨第一次小便,作用是破血化污,提高產婦免疫力,調節內分泌,改善體內新陳代謝,產后胎衣不下更宜。
寶寶吃點墨水,用墨磨的墨汁,在寶寶嘴唇上點點,祈求孩子肚子里有墨水,長大以后有文化。
地方有的是禮生,有的是“算八字”的人送“童關”,根據小孩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時辰確定其“八字”,依“八字”推演其小孩年幼時會遇到什么病痛、災難等,注意事項寫成書叫“童關”,如百日關、離娘關、深水關、將軍箭等,送給主家參考避解。
三朝酒”人家大門貼有“筵開湯餅,宴會親朋”的對聯,一般人都知道是生了孩子做“三朝酒”。這場宴會的主賓是接外婆,未生孩子之前相互只能稱呼為“親家母”,生了孩子后就可以喊外婆和奶奶了。女兒放在人家,生了孩子就為人母,就落了根,瓜瓞綿綿,做外婆是一件大喜事。吃喜酒,還可捧著孩子在席上敬酒,接受來賓的祝福和紅包。
“三朝酒”又叫“洗三朝”,香湯沐浴。用楓球、艾葉等煮湯為新生兒洗澡,并具備剪刀、尺、鏡子、筬(織具Cheng )在旁邊,以避邪鎮妖,成人成才,祈求吉祥平安。沐浴湯還可叫左鄰右舍的孩子都來洗手,祈求孩子們長大后不惹禍,和睦相處。
三朝“吃紅蛋”,“響擂錘”,這也是三朝的習俗?!俺约t蛋”就是把蛋染成紅色,向左鄰右舍分發紅蛋,紅蛋象征著喜慶和生育;“響擂錘”意味著孩子通過了這一程序后會沒病沒痛,沒有關煞災難,孩子膽子大,力氣大,不怕邪。地方人或宗親都可做“響錘娘”,手提擂錘,先敲門、敲床、敲大門,邊敲邊贊,手上敲,口里說:“手拿擂錘進高堂,賀喜東家得令郎。奉命來做響錘娘,擂錘一尺八寸長。擂錘打到廳中間,伢子一生無關山。(敲大門)東邊擂錘響,伢子快快長。西邊擂錘響,伢子體壯身又強。(家神)樹大根深,祖宗保佑。添丁進糧,稱稱銀子斗金量。(外婆家)來龍山高,外甥虎背又熊腰……(節選自陳硯發同名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