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身步道指依托公園、綠地、廣場、社區活動場地等公共空間建設,供市民免費進行散步、健步走、跑步等健身運動的步道,以下簡稱健身步道。
健身步道依據形態可分為環形步道和線形步道。
設計要求
1.健身步道材質應具有防滑性能,充分保障市民健身的舒適與安全。
2.健身步道基礎應密實、均勻,具有足夠的強度、穩定性、抗變形能力和持久性,并應結合當地的氣侯、水文和地質條件,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。
3.健身步道結構一般由面層、基礎層、穩定層、墊層等組合而成。墊層可根據土基和基礎層材料特點按需設計。應根據健身步道的定位、面層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條件等因素選擇相應的結構組合。
4.納入市府實事工程的健身步道長度不宜小于300m。健身步道設計壽命應不小于5年。
5.單向通行步道寬度不小于1.2m,道路兩側宜設緩沖帶、排水設施。
6.健身步道路面縱坡坡度以不大于15%為宜。橫向坡度應不大于0.5%;健身步道與交通道路交叉時,宜采取安全的立交方式,并在交叉路口設置提示牌或路面標識,確保步道的安全和連續性。
7.健身步道周邊應盡量利用現有設施,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可設置垃圾箱、休息椅凳等配套設施。
8.可供夜間使用的健身步道,應間隔40—60m設置照明設施。
9.出入口、主要道路交叉口應設置標識和科學健身指導設施。應配置:
——地面里程標識,每50—100m,應在面層材料上噴涂里程長度,出入口噴涂市民健身步道標識;
——一套科學健身指導設施,有條件的健身步道可配置智慧型健身指導設施;
——一套健身步道使用說明、維護保養說明。
四、建設要求
1.鋪裝材料應環保無害,符合相關國家標準。
2.健身步道路面平整,沒有坑洼、積水、碎石等障礙物,適宜使用者進行運動鍛煉。
3.健身步道上方垂直空間高度以2.4m以上為宜,視野寬闊,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風和綠化效果。
4.健身步道表面應無裂痕、無分層、無空鼓,標志線應清晰,顏色一般為白色。